2015年6月13日星期六

咖啡乌

后来我戒了咖啡
因为健康还有许多风花雪月的理由
成了曾经我很鄙视到咖啡馆喝果汁的人

但华人茶餐室的南洋咖啡
我还是不可抗拒地犯规好多次






















黑黑的咖啡乌盛在小瓷杯而小瓷杯坐在相称的小瓷碗上
配合背景老板和顾客吆喝着的福建话广东话等方言
这画面很有南洋的味道

我总喜欢把食物当作文化探索
我觉得最能带出马来西亚华人祖先下南洋的
是这一杯咖啡乌和肉骨茶

曾经和一位讲师聊起咖啡
他说,华人咖啡闻起来味道并没有西方咖啡浓郁
但喝起来却是出奇的浓厚香醇而富有层次感
而且即使味道并不如红毛咖啡的强劲苦涩
但咖啡因提神(对我来说是心悸)的后劲不输红毛咖啡,甚至于更甚

它用自身的味道诠释了我们祖先的人生
它是谦卑的,它没有逼人的香气
喝进嘴里却是有苦有甜甚至带点儿酸的香
交叠得体而成的醇厚
没有让任何单一味道呛住了感官的刺激

余香,于口齿缠绵,柔柔和和的漫长

随手翻了翻林悦的《榴莲国度》
那是第一本让我认认真真认识马来西亚华人的故事的一本书
也许是唯一一本
其他资讯和认知都是零零碎碎从报章副刊得以而知

书中对食物着墨不多
我却觉得它闻起来像咖啡乌和肉骨茶的味道

“站在华文教育和华社的立场,你不能后永远靠华社捐款的,我们这些有一定年龄的人热心华文教育是可以理解的,但你能确保我们的孩子和孙子能同样热心吗?今天我赚了一千块可以全部丢下去给我华文教育,但是我的孩子改天要是赚了一万块,他未必愿意捐一百块。对他们来说,华文教育是很遥远的事情。”

它只会越来越遥远
从我这一代开始,其实我们都把华文教育当理所当然了
我不知道这样的冷感会不会让华教的路越来越艰难
加上政治和教育千丝万缕的纠缠
会不会有一天把我们祖先白手起家的完善华文教育给败了

身边有很多很多的朋友都出国深造
快毕业了工作也有着落了也不打算回来了
而一直在我国的我们看着越来越多政策上的不公和领导人的放肆
我们都会对他们说别回来了
赚英镑、赚美金、赚澳币
就连赚新币都好
别回来这里领少几倍的薪金糟蹋自己的才华

而我说着这些话的时候
总带着一丝丝的心酸

身边也有太多的人问我,为什么不出国?
也许我可以有更好的锻炼、更好的机会、更辽阔的天空
为什么把自己局限于这狭窄?
其实我也说不清为什么
是啊,恋家,太冷了,不想吃面包当正餐……
也许只是因为没有踏出comfort zone的勇气

我始终不敢说因为我很爱这一个国家
充其量也只说我很爱这国家的……食物

即使眼睁睁看着腐败侵蚀着大好江山
每天都有数不清的可笑言论和行为发生在应该英明的领导者身上
在这似乎每一个国家都朝向繁荣的方向前进的时代
我们似乎反倒而行
任由政客玩弄着宗教和种族的课题

我们从小学就被教育种族和宗教是敏感课题
写作演讲等比赛规则一定会有一条说明内容不可含有此敏感课题
可是我觉得多元种族和宗教本来就不应该被标榜为敏感的话题
那是一个值得宣扬值得骄傲的特色
有哪一个国家的人民可以流利地说多种语言
外国人总是赞叹我们的语言能力
而我国领导人却因为私利和贪念而企图抹杀这一点

我希望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
看穿企图分裂团结的手段

“华人总是求安逸的民族,往往一有风吹草动就害怕现有的生活会被扰乱,生意做不下去……”

在税收的压力、通货膨胀、贪婪嘴脸、无度挥霍等的愤瞒下
有些能力的人选择逃避选择离开选择移民
到另一面飘得凛然的国旗下寻求更好的生活
只是到别人的地方当永久性居民真的比在家乡站得更稳吗?

我不知道
也许他们走的理由和我留的理由一样说不出个所然
但我目光狭窄地认为故土永远是最好的

就像今天威扬问我
回首,你是否对你当初没有选择放弃学医而庆幸
假如问题换成了没有出过而感到遗憾
我的答案都是,不知道

有时候我会觉得很庆幸
有时候我质疑当初这一个决定是不是错了
尤其是在某夫人有新包包的时候

和一个小小的,安静得不易察觉的牵挂

扯得太远了
在这里写文章不限篇幅所以总是越扯越远的

喝过最好喝的咖啡乌是爷爷家装在大大的铁罐子里的冰冷咖啡乌
小时候饮料是不太被允许的
但爷爷很宠我们
每个周末周日到爷爷家
蹦着去开冰箱喝一整大口的咖啡乌
在上唇上印了两撇大大的胡子



没有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