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10日星期六

故事背景

马来西亚有两个我很喜欢的城市
槟城和马六甲

关于槟城,我有很矛盾的感情

或许因为家族的渊源
从小就觉得槟城特别亲切
它给我的感觉是
很久以前,从中国南部飘洋过海的华人来到这一座城市
着陆、生活、扎根

为了生活、为了养家
他们夜以续日地工作
赤着胳膊地不辞劳苦
午饭时间到了,就到“万山”打个饭
坐在板凳上便呼噜呼噜地吃
用道地的槟城腔闽南语大声交谈着

(“万山”, 直译福建话的ban san,菜市的意思)

无论槟城发展成怎么样的现代城市
我心中的槟城始终是这一个画面
我无法用文字细细地描素出来
这画面当前,是文字显得太浅薄,还是我才疏学浅

汗水、血汗、辛劳、刻苦
打铁的铮响,火炉的红映着汗滴落热铁的滋滋声
码头、货船、罗里、叱喝

一个很典型的古早南洋故事
当中有很多的曲折
我渐渐长大以后,才从家中长辈的口中
零零碎碎的片段,拼凑成一个未完成的故事
那是一个属于我祖父的年代
一个对我而言有点远,却仍牵动我细腻感情的年代

还有我父亲的童年少年
那是一个快乐的年代,我想
当中参杂着对一个孩子来说有点太多太沉重的压迫
父亲总是用愉悦叙述那一些往事
就算当时是苦闷、心酸的
但我相信还是有许多的快乐



“ 槟城的路名都很奇怪,有一次罗里要送货去刣牛后路头,我不会写‘刣’,想了想,在单上写了‘杀牛后’。然后那个送货的人在我的‘杀牛后’写‘又怎样?’”

时间再推后一点点
推到了我父亲母亲的青年
那段岁月里,快乐里渗着迷惘
还有憧憬,憧憬带来的拼劲
红豆冰、摩托车,和年轻朝气

“ 我那同学家里很穷,买不起打字机做assignment,向我借。不过她每一次都很守信用准时换,所以我都会借她。有时候要去上课的时候刚好遇到我,她会tumpang我的摩托车去上课。现在她那么有权势,还好以前我对她还不错,不然如果我对她很坏,不知道她现在会不会来找我算账。”

那一些故事中没有我的影子
然而,与我息息相关
我聆听着大人的感情
画面、声音、味道只有想象

这一些绚烂的回忆
故事背景多是槟城和北海
而我也只有踏过那一些老街老巷
去寻找当时的光景

食物是文化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它是最接近生活的艺术
最具体、最真实的文化感受



槟城以美食闻名
我是喜欢它的炒粿条、加沙、蠔煎、蠔面、义香馨香的豆沙饼等
但对于这一些令游客蜂拥而至的美食我没有特别喜爱
倒是独爱 “社尾124经济饭
经济饭称不上美食吧
但这一家经济饭除了好吃之外
我也用我的味蕾尝着爸爸回忆里的味道
那朴实不做作的味道

所以,槟城,我从不曾觉得我是游客
它却又不是我的故乡,甚至不是我父亲的故乡
我熟悉它道地的味道和现代的发展
对于今年流行起来的复古艺术(街头壁画、姓氏桥等)却陌生
我既不是故人,也非游子
那是怎么一个尴尬的身份

故事发展到今天仍然继续着
而以槟城北海为背景的章节
是不快乐的
甚至是沉重残酷令人唏嘘的一个悲剧

再加上一些很个人的看法
我一直没有能够爱上这一座城市
像我爱马六甲一样爱

或许,在马六甲,我始终是客
我能专心地去欣赏赞叹城中的文化艺术
没有太多复杂感情的牵萦

槟城,却承载了太多
太多看似与我无关
但有千丝万缕关系的故事



1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