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8日星期六

”我若吃饱,你便安心。“

我是个顶级吃货
我的食量很大,我可以吃很多
尤其是在外用餐而且食物很和我胃口的话

关于道地的本地美食
我想我的味蕾从小就被纵坏了
加上几年来外国料理在我国雨后春笋般冒出来
而且越做越好吃越做越精致
我也只有越来越嘴叼

In contrary to popular belief
我对吃东西的地方环境卫生其实没有太挑剔
只要好吃什么都行

只是我并不是每一餐都吃得像只猪
所以别再问我
“为什么你吃那么多还是那么瘦?”

那些老是说我很瘦她们自己很肥地虚伪女人
去死吧



读完了一本叫做《唯美食与爱不可辜负》的书
书里细数中国各种美食
从米饭、面条、豆腐、肉类蔬菜
到汤、羹、糕点等等
着墨于食物和情感文化的息息相关

我曾经读过某篇文章
大意是说,食物是了解一种文化最直接最容易的方式
因为每一个人都要吃
而每一个种族每一个国家把对自身文化的感情
由对食材的处理细腻地给一一诠释

那味道就是“我们的味道”
不用说,我们都心领神会

所以无论流浪到哪儿
我们总会寻觅家的味道
哪怕只是一碗白米饭、一口简单的热汤
而我们总是自豪地向异乡的朋友介绍家乡的美食有多好吃
哪怕别人不以为然的一盘简简单单的云吞面
对于我们来说,那是无可取代的味道

我们总是说,好吃是因为我们吃惯了这样的味道
有乡愁、思念、回忆来调味
这一些复杂的感情
又怎么能和外面新尝的美食的新鲜感可以比拟

新鲜只是一时快感,而乡愁绵长

我曾说过,有时候我很混淆
在这一座城市
我是过客,还是归人?
也许往后的日子我会去更多更远的地方住得更久
因而更加混淆了
但味蕾会带我走向回家的路

比起身边很多朋友
我算是离家离得不远了
而且还常常有得回家呢
只是每每一回家
爸妈总是会带我去吃平常吃惯的的餐馆面摊
还有把一大堆食物给处理好让我一并带去
虽然我在外并不愁吃

我很常在外用餐
我想这是从小妈妈不常煮饭而养成的习惯
再者念书越来越忙
马来西亚的食物比起其他国家不算贵而且种类繁多
像我妈说的,
住在太平,我何必学煮什么酱油肉、咖喱鸡
随便出去买哪一家都好吃

后来兴起起筷前给食物拍遗照
所以我手机里有很多食物的照片
不一定会发在社交网站上
但那是我和新识或不相熟的朋友打开话匣子的工具
百试无一失
毕竟找话题闲聊不是我的擅长
也只有用“这里有什么好吃”撑场面

我会不定时买些小蛋糕小点心给身边朋友
尤其那一些,想念,却没有见面的理由
那些小蛋糕小点心就方便地成了探望他们的理由
也许,给你送些吃的,是一种诉说想念的方式

浩敏总说我偏心
说我老是买蛋糕给谁啊谁啊
却没有买给她

最近才寄了一整大箱的零食给Cynthia
也都只是这里很普通的super ring、干鱼丝
但她总是嚷嚷UK买不到
我知道她只是想家了

之前她放暑假回来
总会列下暑假回家必吃之清单
除了她妈妈的手艺
其他的外食,她都会拐了我一块儿去打猎

因为,吃饭,永远是见面最好的理由

我很感动于有人记得我吃饭的小细节小习惯
我也常以食物标榜好人
“他很好人的咯,常常带我去吃东西/买东西给我吃。”

也只有家人和亲密的朋友
我们一定记得他们爱吃什么、不吃什么
我认为这是对好朋友的最基本了解

我记得谁不喝咖啡
也记得谁无辣不欢、谁不能吃辣
我知道谁吃寿司必沾芥末,谁打死不碰生食
也记得谁说过他最爱吃提拉米苏蛋糕而她什么蛋糕都爱吃出了提拉米苏

吃吧吃吧
也只有看你吃饱的满足
才让我安心

至所有我爱的人



2 条评论 :

路宝贝 说...

对。每个人都要吃饭,这个见面理由不错。

纯粹 说...

是不是是不是?所有的感情都建立在饭桌上,交情、友情、爱情、亲情。